伦敦圆屋剧院的冷静与热情 — 马克斯.戴维

[media 418]
 
时光倒流到1846年,这个準备建造成蒸汽机维修厂房的地方,一开始就爆发当地工人与来自爱尔兰砌砖工人的互相攻击,伦敦首批正规警察奉召到场,在面对他们职场上的第一次挑战,最後选择逃离现场,让工人自行解决。圆屋从此多(故)事。
 
其後原址一直运作,中间曾改变用途,直到上世纪六、七十年代,因著工会的支持,变成了见證不少巨星诞生的传奇舞台,并引爆了庞克、新浪潮和另类剧场的一波又一波的运动,影响一个接一个世代的人,却於八十年代初随著经济下滑而关闭。1998年玩具商人诺曼爵士让它重新上路,并於2006年筹募了叁千万英磅改建成配合21世纪的现今模样。
 
圆屋剧院至今仍是社会的焦点所在,很高很高并顶著光头的行政总裁及艺术总监马克斯.戴维认为,主流场馆有时难免将艺术当作商品或品牌去经营管理,或会遗忘了艺术里头关於生命、灵性、激情的本质,他以圆屋为例,指那不是如皇家歌剧院、南岸中心等为一个特定功能而建,反而强调思想的交流,透过不同的艺术媒介表达创意和探索未来。
 
唸音乐出身的戴维相信在边缘外围的另类空间,不用处处受制於正统的身份,让不喜欢墨守成规的人去发展潜能,孕育新的文化景象,而当中脱颖而出的,将会带领潮流,变成明天的主流。这种推陈出新正正就是主流社会所需,一如1966年10月为圆屋首度变身成舞台而唱通顶的乐队Pink Floyd,当年只是寂寂无名的小辈,台下还有拖著Marianne Faithful 跳足成晚的Paul McCartney。圆屋在意的是才艺。
 
因为诺曼爵士的意愿,目前圆屋剧院以11至25岁的青少年为服务对象。它的两大方向是每年製作或邀请顶尖优秀的舞台演出;另一方面,让年轻人参与台前或幕後,并包括多媒体的製作,其中四成机会是给予被主流社会摒弃的边缘青年,他们或没有上学,或行为出现问题,家庭背景複杂。戴维说希望透过与专业艺术工作者或其他阶层的同代人合作,学会信任与谅解,让他们享受创作的欢愉外,亦能燃起希望,重投生活。
 
为了承传作为自由包容表达的另类空间精神,圆屋剧院在改建过程中加入不少开放元素,如四周换上玻璃幕场,让里外的人都能互相看见,企图打破文化场地冷漠的状态。圆屋原本的圆形设计,亦让它象徵民主,因为没有包厢,没有等级,座位可以移动,极具弹性;而且将观众跟表演者的距离拉近,让彼此都能直接感受即时气氛,没有人会被冷待。
 
不过,如果没有人的暖场,建築物只是一个空壳。戴维邀请你下次去参观时,不妨先感受那群接待员的热情,这二百名来自不同阶层的义工,可说是圆屋的亲善大使。年轻人还组成顾问团,为上演的节目提供意见,当中还有2名代表坐在董事局里共同参与管理。他们会否揪起另一场运动有待證明,但肯定的是,他们将与圆屋一起,作为另类创新艺术的捍卫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