FAME 2014 月誌 - Edith

於台灣的國立中正文化中心實習

 

2014年5月

 

 

 

我在多年前看侯孝賢的《戲夢人生》,一個個長鏡盛載了傳奇阿公李天祿對偶戲藝術的執著,但在當時,我覺得偶戲的世界是全然陌生,亦遙不可及。萬想不到我今次在台北培養了對戲偶藝術的濃厚興趣。在每個星期六下午,我喜孜孜走到台北偶戲館,跟隨李天祿長子陳錫煌老師學習布袋戲操偶的技巧。我將一個樣子兇惡的布偶拋來盪去,它很叛逆,不受控制,下場往往總是被我狠狠的摔在地上;慢慢的,它愈來愈乖巧,每一個動作開始流暢起來,雖然它依然兇巴巴的瞪著我,我卻生出一種跟它緊緊連結起來的感覺。

 

機緣巧合,我栽進了另一個戲偶的世界──到宜蘭拜訪「無獨有偶工作室劇團」──我喜歡這個名字,更欣賞團員對戲偶藝術的熱情及奉獻。他們由台北搬到宜蘭的一個穀倉,開墾了「無獨有偶國際偶戲藝術村」,園區內備有設備完善的木工廠、手工教室、60坪大排練場,以及儲藏戲偶展覽之用。團長不單要求演員在演技/操演的磨練,更訓練他們製作木偶:木工、縫紉、陶藝,服飾設計等。劇團更提供宿舍,他們大多一同起居、上課、排練及表演,是一種藝術公社的生活模式,與他們相伴的還有真人一樣高的大木偶、提線偶、杖頭偶、皮影偶及手偶。在未來的日子,他們希望定期在周六日,可以在戶外表演偶戲,觀眾亦可參加導覽及手作戲偶DIY。但現在露天的地方暫時擺放了眾多盆栽,綠意盎然;惟願人與偶都茁壯成長!